學生首先是人,具有人的本質(zhì)屬性,是生活在一定的社會關系中,具有特定社會屬性的。但人共有的本質(zhì)屬性不能代替學生特有的本質(zhì)屬性。對于此知識點在教育學考試當中非常重要,經(jīng)常以案例分析題的形式出現(xiàn),其中一種形式是整個知識點出一段材料進行分析;另一種形式是一段材料中可以用到該知識點的部分觀點進行作答,所以正確進行材料解讀將變得尤為重要。接下來就對每一個觀點進行相應的材料解讀。
(一)學生是發(fā)展的主體
首先,學生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人。
其次,學生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也具有一定的素質(zhì),可以進行自我教育。
材料解讀:一般情況在材料中會出現(xiàn)諸如老師調(diào)動學生主動性等正確的做法,比如老師讓學生自己設置活動、學生自己討論、學生提出疑問老師沒有嘲笑或反駁;當然反面也會有一些錯誤的做法,比如老師專制型的管理方式、不給學生自我反思的機會、上課不提問不啟發(fā)學生思考等。
(二)學生是發(fā)展中的人
學生不是成人,他們正處于身心發(fā)展最迅速的時期。具有很大的發(fā)展的可能性與可塑性。學生是發(fā)展中的人包括三層含義:
1.學生具有和成人不同的身心發(fā)展特征;
2.學生具有發(fā)展的巨大潛能性;
3.學生有發(fā)展的需要。
材料解讀:一般情況在材料中會有以下兩種正確的做法:(1)容錯教育:允許學生犯錯,寬容理解學生;(2)不放棄每一位學生,相信沒有差生,相信學生現(xiàn)在發(fā)展不好但是將來肯定會發(fā)展好的。
(三)學生是獨特的人
1.學生是完整的人
從教育學意義上看,學生并不是單純的抽象的學習者,而是有著豐富獨特個性的完整的人。在教育活動中,作為獨特的人而存在的學生,不僅具備全部的智慧力量和人格力量,而且體驗著全部的教育生活。
2.每個學生都有自身的獨特性
每個人由于遺傳素質(zhì)、社會環(huán)境、家庭條件和生活經(jīng)歷的不同,而形成了個人獨特的心理世界,他們在興趣、愛好、動機、氣質(zhì)、性格、智能和特長等方面各不相同。
3.學生與成人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
學生和成人之間是存在很大差別的,學生的觀察、思考、選擇和體驗,都和成人有明顯不同。“應當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p>
材料解讀:一般情況在材料中從正面來說有這兩種正確的做法:(1)看到學生的個性和不同,因材施教;(2)把成人看做成人,把孩子看做孩子,孩子不是小大人,不把成人的意志強加給學生。
而從反面來說有這兩種錯誤的做法:(1)用一個統(tǒng)一的模式來教育學生,用一個模子來培養(yǎng)人,造成人才的千篇一律;(2)將自己的思想強加給學生,教育學生的時候沒有耐心,不能立足于學生進行教學。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