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請結合你的個人的實際情況,談談為什么報這個崗位。
廣州新東方獨家面試分析:這道題目屬于面試題中的自我陳述題。另外對于這一類問題的分析,廣州新東方的戴斌老師實際上在之前所撰寫的“如何在面試中做好自我陳述”一文中已有專門的論述。而現(xiàn)在上海市的面試題目直接考察了這一類自我陳述題,廣州新東方的戴斌老師還是建議廣大的考生千萬不要“輕視”這類自我陳述題。在公務員面試中,自我陳述題往往是面試中的第一道題目,是那種看起來簡單,但未必能回答好的題目。說到這里,或許會有很多考生不能理解,或許很多考生會認為:“不就是‘自我介紹’嘛,把自己的情況說一下就可以了?!薄斑@類自我陳述題無非是想了解情況而已?!闭\然,從字面的角度來看,確實如此。但是,戴老師請廣大考生能從邏輯學的角度好好地體會一下命題人出這類“自我陳述題”的目的。戴斌老師希望廣大考生明白的是,因為每一面試者其都會在報名時填寫相關的個人資料,同時很多單位在面試前都會要求面試者提供相關的“證明材料”,如“個人簡歷”、“獲獎證書”“學歷證書”之類的一系列關于面試者的“過去”的相關的“證明材料”。如果命題人希望了解考生的基本情況,其實只需要通過審閱面試者提交的相關個人材料就可以了,而不需要“拐著彎”地讓考生來重復“描述”一次。而且面試的時間往往比較有限,萬一某些面試者的“過往經(jīng)歷”或“心路歷程”比較“豐富”,那“有限的”時間是無法像“個人材料”那樣“完全”、“準確”地表達面試者的有關情況。因此,廣州新東方的戴斌老師認為,“自我陳述題”的目的不在于“了解情況”。
那么“自我陳述題”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戴老師認為其目的在于兩方面:一是對“求職動機”的“推斷性考察”;二是對“職業(yè)匹配性”的“個性化考察”。
那么什么是對“求職動機”的“推斷性考察”呢?戴斌老師請大家先看題目中“為什么報這個崗位”,從這句話,戴斌老師認為這說明了這道題目的目的之一是考察面試者的“求職動機”。那么為什么戴斌老師會提出“‘推斷性’考察”這個新名詞呢?因為很簡單,考生在回答自己的“求職動機”時,考官得到的是一個完全“主觀性”的答案。通俗地說,就是“口上說的”是否是和“心里想的”一樣,那就是完全無法“準確判斷”的一個事情了。但這里,戴斌老師希望告訴廣大考生的是,目前我們的面試考官絕大多數(shù)都是非常有能力和有經(jīng)驗的資深專家或政府官員,可以說是“閱人無數(shù)”。因此,雖然我們“口上說的”是否是和“心里想的”一樣,這是一件完全無法“準確判斷”的事情,但卻是一件可以“推斷”的事情。因此,戴斌老師認為這是對“求職動機”的“推斷性考察”。那么考官是如何推斷“求職動機”呢?其實經(jīng)驗豐富的考官在推斷“求職動機”時往往不是完全根據(jù)語言來“推斷”,實際上還包括面試者的語氣、動作和表情等多種因素來“推斷”。因為“言不由衷”的時候,人的語氣、動作和表情等都會有所變化,經(jīng)驗豐富的考官很容易就能“推斷”出來。因此,在面試過程中,“以誠相待”(即使言語未必“中聽”)很多時候比“刻意逢迎”(“美麗的謊言”也許結果未必“美麗”)更能得到考官的認可。
那么什么是對“職業(yè)匹配性”的“個性化考察”呢?說到“職業(yè)匹配性”,似乎和題目無關。但實際上題干中的“為什么報這個崗位”,其中一個考生必須提到的原因便是“職業(yè)匹配性”問題。這里戴斌老師舉個極端的比方,我們在回答“為什么報這個崗位”時,可不可以以說“我不適合這個職位,但是我要報考這個職位”。答案當然是不可以。換言之,假如我要報考這個職位,那一定是我認為自己適合這個職位。好,說到這里,我們就定下了一個基調,即必須認為自己適合這個職位,那么回答時候就不可避免要論述“職業(yè)匹配性”問題。那么,為什么戴斌老師說這是“個性化考察”呢?因為考官對這方面的要求是比較低的,因為他只要求考生從自己的角度(或觀點)出發(fā),自己認為自己在哪些方面適合這個職位。而考生對自身“職業(yè)匹配性”認識是否存在偏差(甚至是錯誤),考官其實并不是最關注的。通俗地說,考官希望了解“你是怎么看待你自己的?”“你在哪些方面比較自信,哪些方面不自信?”因此,新東方的戴斌老師建議考生在回答“職業(yè)匹配性”時,不要太模式化,可以多想想自己自身的特點和職位的“相關性”,聯(lián)系自己的個性來回答問題。
那么如何回答 “職業(yè)匹配性”問題。對此,戴斌老師認為考生是否適合招考職位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
一、個人專業(yè)知識的角度:
二、個人性格的角度:
談到考生的個性是否合適招考職位,那就要從公務員職位對考生個性要求的共性和個性分別著手分析了。從公務員性格的共性上看,要幾方面共同的要求:“謙虛謹慎、沉著冷靜、膽大心細、敢于承擔責任、團結而顧全大局、服從上級”考生在做自我陳述的時候就要把這些要求融合在答題中。同時也要關注公務員性格的個性,對于這方面的準備,考生在面試前就要回顧報考時招考職位的具體要求,是分配到哪個部門、哪個崗位、是否要派往外地工作等等,以及要上網(wǎng)站查詢報考單位的具體業(yè)務。從這些單位業(yè)務信息及招考職位信息來找到具體職位對面試者性格上的特殊要求??傊?,要有針對性地體現(xiàn)自己的性格無論從公務員所需性格的共性還是個性上看,自己都是適合從事公務員職業(yè)的人選,而且是可以長期從事公務員職業(yè)的人選。
三、個人經(jīng)歷的角度:
這里的個人經(jīng)歷從時間段上來劃分主要指兩方面:學校經(jīng)歷和工作經(jīng)歷。
對于應屆畢業(yè)生來說,主要的經(jīng)歷當然是指學校經(jīng)歷,那么在學校中的經(jīng)歷主要有工作經(jīng)歷、學習經(jīng)歷、獲獎經(jīng)歷、勤工助學經(jīng)歷。
學校中的工作經(jīng)歷主要分為:學校團委工作經(jīng)歷(團干部)、學生會工作經(jīng)歷(學生會干部)、社團工作經(jīng)歷(社團干部)、班集體的工作經(jīng)歷(班干部)。對于考生來說,這部分的陳述應該有所側重,重點談自己最輝煌的一面。這里有一點需要強調的是,如果面試的考生在校期間的學生工作經(jīng)歷非常豐富,幾乎遍及各個方面,那么請注意,切不可陳述時間過長,挑最有代表的部分來說就可以,陳述時間過長一方面顯得累贅,另一方面有可能讓面試考官覺得考生在“炫耀”,易引起考官的“不好印象”,不利于面試中獲得高分。
學校中的學習經(jīng)歷主要是獎學金的問題,如有獲過獎學金,可以略為陳述,如沒獲過獎學金,則可以避免談這方面的問題。
學校中的獲獎經(jīng)歷,這里包括體育、文藝、科技方面的獎項,這里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不需要羅列具體的獲獎項目。打個比方,假如戴斌老師在面試的時候這樣說:“本人曾獲得全校第二屆“當代大學生三個代表”征文比賽的一等獎、“聯(lián)想未來”三校征文比賽一等獎……”。大家試想一下,假如戴斌老師這樣對面試考官羅列自己的“獎項”, 面試考官會有好印象嗎?不會。而且這樣的羅列完全沒有必要,因為完整具體的獲獎經(jīng)歷在考生的資料中已有顯示。對于上述的情況,實際上正確的表述方法應該是說:“本人獲得過一些征文比賽比賽的獎項,在寫文章方面有一定特長,可以在機關從事(勝任)一定的文字處理工作”。
對于勤工助學經(jīng)歷,可以說很多人都忽視了這方面的內容。實際上這種經(jīng)歷很能體現(xiàn)考生的一種精神,一種毅力,那就是考生在經(jīng)濟不寬裕的情況下,仍然可以靠自己的努力完成學業(yè),這種經(jīng)歷本身就是一個值得贊揚的經(jīng)歷,考生如能很好地體現(xiàn)自己這方面的經(jīng)歷,應該是可以獲得不少的印象分。
對于非應屆畢業(yè)生,即在職人士來說,工作經(jīng)歷就要做為側重點來陳述,這里要特別強調的一點是,要側重于團隊合作的經(jīng)歷及自己組織協(xié)調方面的經(jīng)歷??傊?,一個大的原則就是考生不能讓考官感覺是個人能力很強,但團隊合作不行,在集體協(xié)作的情況下能力不突出。作為行政機關來說,真正需要的公務員,應該是素質過硬、紀律性協(xié)作性很強。通俗地說,就是自己素質不錯,在集體中能發(fā)揮更大效用。這里要突出強調的一點是,不要談跳槽,不要談以前自己懷才不遇,不要談自己過去領導和同事的不足或缺點,不要談過去的工作薪水不高。要告訴考官,過去的經(jīng)歷是美好的,給自己的發(fā)展和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
廣州新東方獨家面試參考答案:由于每個面試者的實際情況及報考職位都不相同,本題就沒有固定的答題的模式,具體的答題方式建議廣大結合自己的實際和上述的分析來做出“個性化”的回答。
2.你作為一名新錄用的公務員,領導派你去基層工作,你覺得壓力很大,怎么辦?
廣州新東方獨家面試分析:首先對這道題目,廣州新東方的戴斌老師建議還是從這個題目虛擬的身份著手分析,這里首先是“作為一名新錄用的公務員”,對于這個前提,戴老師提醒考生切記一點,就是一定要做一個“感恩”的人,一定在答題前,要為這個題目做一個“定性”——那就是首先要感謝黨、國家、人民的信任,“被錄取為公務員”是一項光榮的事情?;蛟S說到這里,許多考生可能會覺得戴斌老師是在上“政治課”,而不是在講“面試課”。對此,戴斌老師希望廣大考生很明確的一點是,面試實際上重點不是要大家去在“能力”上一較高低,不是要去比什么,炫耀什么,而重點是一個了解的過程,是考官了解考生的過程,了解考生深層次的、在筆試中無法體現(xiàn)的東西。在這里,坦誠地說,戴斌老師認為公務員實際上所謂的“能力”反而是次要的,關鍵還是一份“心”。這份“心”就是一種為國家、人民服務的心。這份“心”如何體現(xiàn)?廣州新東方的戴斌老師認為要在細節(jié)中體現(xiàn)。所以,對“我已被錄用了”這個事實在答題先做“定性”是有必要的。
其次,就是“領導派你去基層工作”這個場景,這里有一個大的背景:目前國內一些省市人事部門已經(jīng)開始公務員基層鍛煉制度的試點和實踐。例如上海從去年起就規(guī)定,凡是沒有兩年以上基層工作經(jīng)歷的上海新錄用公務員,都必須到上海的鄉(xiāng)鎮(zhèn)、街道、居委會、村委會以及企事業(yè)單位等基層實習基地的社區(qū)黨建、社區(qū)服務、信訪接待、住房動遷、注冊登記、執(zhí)法檢查、勞動生產(chǎn)、教學科研等一線工作崗位上實習鍛煉一年。同時根據(jù)國家人事部門規(guī)定,副省級以上機關在新錄用公務員過程中要保證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有過兩年以上的基層工作經(jīng)歷。而現(xiàn)在許多省市已逐步將此規(guī)定延伸到全市所有區(qū)縣機關,在考試錄用的公務員和機關工作人員中,大約有三分之一的招考職位要求必須具有2年以上基層工作經(jīng)歷。在這里,戴斌老師首先請考生們注意“被派往基層鍛煉一年”是國家新政策,是“有利國家”,也是“有利于個人成長的”。所以,考生在答題時一定要認同這個新的政策,要以此來作為自身素質提高的必要途徑。切不可在面試答題時,因為表現(xiàn)出怕“苦”(或者像題中所說的“壓力大”)不想去基層,或發(fā)出“基層學不到東西,沒必要去”之類的言論。
之后戴老師將和大家一起來分析“你覺得壓力很大”這個題干。首先要明確的一點是,題目中是說“你覺得壓力很大”,不是說“‘所有去基層的人’都覺得壓力很大”。題目中“壓力大”這種感受的主體是“你”,不是“所有去基層的人”。這里就引伸出一個問題,戴斌老師建議大家首先還是要判斷究竟“覺得壓力很大”,是“客觀原因”,還是“主觀原因”。如果是“客觀原因”,那么考生的解決對策當然就是試圖改變給于自己壓力的“客觀條件”。而如果是“主觀原因”,那么就更需要考生做出調整,一方面要對基層鍛煉工作有清楚的認識,另一方面就是要培養(yǎng)自己的“吃苦精神”。
最后,就是對于這道題目的定性問題。究竟我們對“下基層”是持什么樣的“態(tài)度”?傾向“支持”?還是傾向“反對”。戴斌老師建議大家要傾向于“支持”。一定要記住的是,無論基層的工作壓力再“大”,任何時候都要兢兢業(yè)業(yè)地完成自己的基層工作,這就是從細處體現(xiàn)自身價值,“不以善小而不為”。實際上即使是國家領導人,許多人在其年輕時同樣也在基層工作過,同樣做過許多基礎性的工作,但這并不影響他們最后的成功,也沒有發(fā)現(xiàn)因為壓力大而退縮的。所以這說到底還是一個心態(tài)的問題,偉大的人都可以做基礎性的工作,作為初出茅廬的新錄用公務員為什么不可以呢?當然可以。同時即使“壓力真的很大”,考生也要力爭在工作中學習,向領導前輩學習,頂住壓力,“迎難而上”。
廣州新東方獨家面試參考答案:如果“作為一名新錄用的公務員”,我被錄用了并且被派往基層鍛煉,首先我需要感謝黨和國家以及單位對我的信任,錄用我為公務員,這是一項很光榮的事情。同時被派往基層鍛煉既是服從國家的政策安排,同時也是難得的鍛煉機會,我需要把握這個機會,努力在基層工作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并積累寶貴的經(jīng)驗,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礎。而在基層工作的過程中,如果我覺得壓力很大,一方面我需要清楚的是不是“‘所有去基層的人’都會覺得壓力很大”,這里我首先要檢查自己,看自己是否因為缺乏“吃苦精神”而感到壓力,如果是這樣,則需要提高自身的抗壓能力,要有信心,“迎難而上”。另一方面我也需要判斷是否是因為客觀原因而導致“壓力真的很大”,那么這時候既利用業(yè)余時間用各種休息方式去放松自己,減輕壓力。另外還可以和領導如實匯報情況,以做出適當?shù)恼{整??傊?,不管壓力多大,作為一個公務員,尤其是一個新錄取的公務員,工作崗位上的磨練必不可少,我想我能適應來自工作的壓力。
3.你在上班的途中遇到一起車禍,肇事司機逃逸,你上前施救,不料被受傷者誤以為是肇事者,你怎么辦?
廣州新東方獨家面試分析:這是一道考察考生臨場應變能力的題目,在回答這道題目時,廣州新東方的戴斌老師建議廣大考生先留意一下題目所設定的場景——“在上班的途中”“遇到一起車禍”。在這里,戴老師建議各位考生一定要注意“細節(jié)”,因為在這道題目要注意區(qū)分好題目中“未明確確定的”的“具體場景”。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就“在上班的途中遇到一起車禍,肇事司機逃逸,你上前施救”這一件事情來說,其實存在兩種可能性:
一是肇事司機“可能”是和“你”(即面試者的虛擬身份)坐在同一輛車,簡單具體的說,大概就是這樣一個情景:肇事司機是“你”單位的司機,由他負責接“你”去“上班”,“在上班的途中”司機把一個人撞傷了(即題目中的“受傷者”)。司機見勢頭不對(可能以為撞死人了),于是棄車而逃,留下了“肇事的汽車”和坐在車廂后排沒有開車的“無辜的你”。這個時候你可能認為不應該“一走了之”,就“上前施救”。這個時候,受傷者看到你從“肇事的汽車”上下來,就以為你是“肇事者”,于是“誤會”就產(chǎn)生了。那么,在這種情形下,如何解開這個誤會呢?戴斌老師認為,這里出現(xiàn)誤解的關鍵是: “你”是從“肇事的汽車”上下來的,車禍的“受傷者”往往是被“突然”撞傷的,常常未必能看清楚誰是“肇事者”。而且在被撞后的緊急和氣憤的情形下,“受傷者”很難會“深謀遠慮”地想到從“肇事的汽車”上下來的“你”“不一定”是那個開車的人,而可能是“坐車而沒開車”的“無辜人士”。這就是誤會產(chǎn)生的關鍵所在。所以解決的辦法就是,一方面要積極救助“受傷者”,二是要馬上報警,通知公安部門和交通部門到現(xiàn)場處理,如傷者傷勢較重還可以馬上聯(lián)系就近的醫(yī)院派遣救護車。三是要解釋清楚事實。這時候可能“受傷者”未必是完全理智的,未必相信你不是“肇事者”。因此要做兩手準備,一方面告知“受傷者”自己已報警,警察來調查自然會真相大白,請其保持冷靜。另一方面,要從邏輯上為其做推斷,證明自己的“清白”。如果自己是不會開車的,可以告知自己不會開車,所以不是司機,不存在撞傷對方的可能。同時為了證明自己沒有開車,也可以等警察到來后在“肇事汽車”的駕駛座上做指紋調查,因為自己是沒有開那臺車的,所以不可能是自己在駕駛座上保留有自己的指紋。總之,對于這種情形,戴斌老師認為就是做好三方面:救人、報警、合理的解釋。
二是肇事司機是和“你”(即面試者的虛擬身份)不是坐在同一輛車,簡單具體的說,“你”是一個“完全意義上”的“第三者”。即“你”不“上前施救”,這件事情和“你”是完全無關的。其大概可能就是這樣一個情景:你“在上班的途中”經(jīng)過某地(無論是步行還是坐車),剛好看到一個交通事故的發(fā)生,有人被撞傷了,“肇事司機”見勢頭不對(可能以為撞死人了),于是駕車而逃。這個時候你認為自己應該“上前施救”。這個時候,受傷者在沒有弄清情況的前提下,誤以為你是“肇事司機”。這樣,“誤解”就產(chǎn)生了。那么如何解開這個“誤解”?第一要告知“受傷者”, “肇事者”已經(jīng)駕駛“肇事的汽車”逃之夭夭了,如果記得“肇事的汽車”的車牌號碼,并表示必要時愿意為其作證。二是如果事發(fā)現(xiàn)場有第三者目擊到了這一事故,可以請第三者為自己作證。三是立即報警通知警察到現(xiàn)場處理該事故。
另外,戴斌老師請考生要特別注意的是,在被“受傷者”“誤解”的時候,千萬不要“太激動”,不要說出過激言論,同時也不要得出諸如“好人沒好報”之類的結論。戴斌老師請廣大考生切記,在答題過程中除了保持“正面形象”外,保持“正面的心態(tài)”同樣重要。
廣州新東方獨家面試參考答案:如果我在上班的途中遇到一起車禍,肇事司機逃逸,我上前施救,不料被受傷者誤以為是肇事者,你會根據(jù)具體的情況有區(qū)別的處理:
一、如果我是和肇事司機坐在同一輛車,“在上班的途中”司機把一個人撞傷后卻逃逸了,作為當事人之一的我雖然不是責任人,但作為一個公民,我仍然有義務幫助那位“受傷者”。如果受傷者看到我從“肇事的汽車”上下來,就以為我是“肇事者”,從而產(chǎn)生“誤會”。我首先要保持冷靜克制,耐心地和受傷者溝通,緩和受傷者的情緒。其次是要馬上報警,通知公安部門和交通部門到現(xiàn)場處理,如傷者傷勢較重還可以馬上聯(lián)系就近的醫(yī)院派遣救護車。三是要解釋清楚事實。這時候可能“受傷者”未必是完全理智的,未必相信你不是“肇事者”。因此要做兩手準備,一方面告知“受傷者”自己已報警,警察來調查自然會真相大白,請其保持冷靜。另一方面,要從邏輯上為其做推斷,證明自己的“清白”。如果自己是不會開車的,可以告知自己不會開車,所以不是司機,不存在撞傷對方的可能。同時為了證明自己沒有開車,也可以等警察到來后在“肇事汽車”的駕駛座上做指紋調查,因為自己是沒有開那臺車的,所以不可能是自己在駕駛座上保留有自己的指紋。
二、如果我僅僅是“在上班的途中”偶然經(jīng)過某地(無論是步行還是坐車),剛好看到這個交通事故的發(fā)生。而我在“上前施救”時,受傷者在沒有弄清情況的前提下,誤以為我是“肇事司機”。這時候一方面我要告知其“肇事的汽車”的車牌號碼,并表示必要時愿意為其作證。另一方面,可以請第三者(或其他目擊者)為我自己作證。在做解釋的同時,我會立即報警通知警察到現(xiàn)場處理該事故。
如果在現(xiàn)場與受傷者或其家屬無法解釋清楚,我會一直保持克制,等待有關部門到現(xiàn)場處理。最后,無論誤會有多大,我相信有關部門到場調查取證后,一定可以真相大白。最后戴斌老師提醒大家,回答時應該謹記,無論結果如何,“我”仍然不會后悔自己在看到有人受傷時做出的“上前救治”的行為,因為只有這樣,我們的社會才會讓我們每一個人有“安全感”。
4.上級單位來執(zhí)法檢查,領導讓你迎接檢查工作,你如何準備?
廣州新東方獨家面試參考答案:
如果上級單位來執(zhí)法檢查,領導讓我做迎接檢查組的工作,我會這樣做準備:
(1) 了解檢查工作的目標。必須全面領會本次檢查工作的主要要求。
(2) 確定宣傳目標。可以向領導匯報后,在執(zhí)法檢查之前要召開單位全體教職工大會,進行一次迎接檢查的大動員,讓全體教職工都積極投身到迎接工作中來、。這樣一方面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也避免個別教師或員工不理解檢查工作的目標,認為檢查是領導的事,不能配合工作
(3) 檢查組到來之前要尋找不足。根據(jù)檢查的要求和重點,進行全面的對照,尋找差距,查漏補缺,然后有針對性地進行整頓和準備。
(4) 要制定一個迎接檢查的計劃,將各項查漏補缺工作分配到人,并明確必須完成的時間,使工作有條不紊,忙而不亂地進行,并減少漏落的可能。
(5) 要確定一個接待計劃,列出檢查的內容和時間地點。如檢查組到達時間,下塌的地點,到我們單位后的聽匯報、聽課、參觀、開座談會等,做到心中有數(shù),忙而不亂,并能正常開展各項工作。
(6) 戴斌老師建議一定要在“事前”寫好工作總結及匯報材料。一份中心突出、反映全面的匯報材料是執(zhí)法檢查的關鍵。同時要盡量運用較先進的現(xiàn)代信息工具匯報。比如對檢查組的匯報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
(7) 最后戴斌老師建議注重“事后總結”,建議在總結時,既要肯定成績和經(jīng)驗,也要指出缺點和教訓,從而發(fā)揚成績,吸取教訓。
另外如果考生希望能提更多的點來完善自己的答案,還可以把檢查工作的一些注意事項回答上去,這樣其實也可以從一個側面顯示考生思維的細致性和全面性:
(1)一定要做到實事求是。有不少單位為了迎接檢查,東湊西拼,弄虛作假,聽到的不少是吹的,看到的不少是借的,匯報是上下齊努力力爭“蒙”過檢查團。事實上很多檢查組的成員大多是很有經(jīng)驗的“內部人士”,是“蒙”不過的,只不過有時礙于面子,不當場點破而矣。這樣做只會給領導留下一個壞印象,常會因小失大。對于存在問題和不足,可以在適當?shù)臅r候,坦誠地說明,如能制定出奮斗方向和有關的整改措施,一般來說檢查組成員多是一線專業(yè)人士,一定會表示理解并客觀對待的。同時,弄虛作假會給以后的工作帶來負面影響,讓單位同事學會了說謊、欺騙,會大大削弱管理的說服力,并養(yǎng)成單位內“欺下蒙上”的不良習氣。
(2)一定要注意對資料的收集。收集齊全,分類合理,裝訂規(guī)范的檔案資料是工作匯報的驗證,是內部管理井井有條的寫照,是特色管理的展示,也是檢查工作的關鍵。資料的內容要完整,有全面反映的也有重點反映的,有反映結果的也有反映過程的;資料的形式要豐富多彩,應有文字的、圖片的、影印的等等;資料的擺放一定要根據(jù)檢查的要求和細則標準分類整理,便于檢查組領導進一步了解情況。
(3)對待檢查組一定要“謙虛好學”。首先,要根據(jù)檢查的內容不同和檢查組領導的分工,進行統(tǒng)籌安排單位的陪同人員,讓檢查組成員對各項工作的過程都有比較完整的了解,彌補匯報的不足。同時及時記錄存在的問題,并接受檢查組的指導。其次,檢查前動員所有的教職工,正確對待檢查,做到大大方方,有禮有節(jié),實事求是地回答檢查組成員的提問,不瞞不藏,并認真聽取檢查組的指導意見,避免職工、領導兩者者說的不一樣,給人以弄虛作假之嫌。
(4)一定要注重“事后總結”。戴斌老師認為,其實檢查和迎接檢查都不是目的,更重要的是針對問題提出改進措施,這時的總結更具有針對性。因此總結時,既要肯定成績和經(jīng)驗,也要指出缺點和教訓,從而發(fā)揚成績,吸取教訓。
5.國內一些單位高薪聘請海外歸國人才,而很多海外歸國人才在新崗位上工作一段時間后不能很好適應,工作績效不好,你如何看待這個現(xiàn)象?
廣州新東方獨家面試分析:這是一道熱點時事評論題,這道題目和目前上海市的市情還是很相關的。因為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經(jīng)濟發(fā)展帶來了許多的“成功機遇”。許多海外留學的人才都開始“回流”,紛紛返回國內需找成功的機會。而作為我國改革開放的重要前沿基地之一的上海,是很多海外歸國人才首選的“成功落腳點”。而這時候,不足之處就如題目中所描述的那樣出現(xiàn)了。對于這道題目的解答。戴斌老師請大家先看這個現(xiàn)象的起因——“國內一些單位高薪聘請海外歸國人才”,對此,我們首先要做一個定性,即這個現(xiàn)象是好事還是壞事。戴斌老師認為是好的現(xiàn)象,因為從邏輯上看企業(yè)或單位對人才態(tài)度是對的,
“一些單位”愿意“高薪聘請”“海外歸國人才”,從愿意“高薪聘請”這一點上就可以確定他們是重視人才的。為什么?因為企業(yè)(單位)最重視的就是經(jīng)濟效益,口頭上說什么“重視”人才實際上是比較虛的,只有“實在地”給予人才好的待遇(如高薪聘請),對人才的重視才能說真的落實到實處,因此,戴斌老師認為“國內一些單位高薪聘請海外歸國人才”這個現(xiàn)象應該定性為“值得肯定和支持”的現(xiàn)象。
那么接下來,我們就要分析問題的本身了,這里主要是指“海外歸國人才在新崗位上工作一段時間后不能很好適應,工作績效不好”。對這個問題,我們也要分類討論。我們先看“在新崗位上工作一段時間后”這個短語。這里,戴斌老師要問大家一個問題,是否只有“海外歸國人才”才會出現(xiàn)“在新崗位上工作一段時間后不能很好適應”這種情況?還是無論是“國內人才”還是“海外歸國人才”都有可能出現(xiàn)“在新崗位上工作一段時間后不能很好適應”這種情況?答案是后者,即戴斌老師認為出現(xiàn)這種情況與“主體”并無必然聯(lián)系。這里,我們在回答這個點時就要強調“客觀性”,要客觀地看待這個問題,而不是一味地把責任或問題的原因都“想象”到“海外歸國人才”的“不適應本土工作”上。戴斌老師認為,這就是本道面試題目最難想到的一個答題點,同時這也是一個在觀點和高度上與其他面試者拉開距離的重要點。因此,戴斌老師建議考生在答題時一定要注意對觀點的深度挖掘,以此拉開距離,以期脫穎而出。
當然,從另一方面看,也有很大的可能是因為“海外歸國人才”的受到“工作理念”“工作方式”等因素的影響,而“不適應國內本土企業(yè)的工作”。這一點我們也要充分地理解,畢竟每個國家的實際國情均不相同,“海外歸國人才”在海外的經(jīng)歷固然寶貴,但并非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以適用。這里就需要一個重要的政治名詞的參與,那就是凡事都要強調“中國特色”。戴老師建議考生答這個點時要強調海外“工作理念”、“工作方式”“工作經(jīng)驗”等“海外歸國人才”的“個人所學”無論其高超與否,都需要轉變觀念,讓優(yōu)秀的“個人所學”與實際的國情相結合,相信只有這樣才不會出現(xiàn)“很多海外歸國人才在新崗位上工作一段時間后不能很好適應,工作績效不好”的社會現(xiàn)象。
廣州新東方獨家面試參考答案:首先我認為“國內一些單位高薪聘請海外歸國人才”這個現(xiàn)象是一個好的現(xiàn)象,一方面說明了目前國內許多企業(yè)是很重視人才的,愿意給予人才好的待遇,其實從另一個角度也減少了國內企業(yè)優(yōu)秀人才的流失,此有利于國家的發(fā)展。而對于“很多海外歸國人才在新崗位上工作一段時間后不能很好適應,工作績效不好”這種現(xiàn)象,我覺得首先要理解,因為無論是“國內人才”還是“海外歸國人才”都有可能出現(xiàn)“在新崗位上工作一段時間后不能很好適應”這種情況,因此未必是因為“海外歸國人才”自身的原因而導致“工作績效不好”.當然,這里也有很大的可能是由于“海外歸國人才”自身的“不適應性”導致的問題,畢竟海外“工作理念”、“工作方式”“工作經(jīng)驗”未必完全適應我國特殊的國情。因此我認為“海外歸國人才”無論其高超與否,都需要轉變觀念,讓在海外學到的優(yōu)秀的“個人所學”與我國實際的國情相結合,從而有效地防止這一不好的社會現(xiàn)象。
(責任編輯:中大編輯)